新華網天津10月15日電(記者王思北)第37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藥品監測合作計劃成員國年會15日在天津舉行。會議期間,世衛組織藥品安全與警戒小組組長尚蒂表示,中國在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工作方面進展顯著,且為這一領域的國際合作做出重要貢獻。
  據介紹,共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等5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參加此次年會,這是中國自1998年加入該合作計劃以來首次承辦年會。
  “中國為全球藥品監測數據庫提供了大量數據報告。”尚蒂說,在包含中草藥等植物藥在內的傳統藥不良反應監測領域,中國作為傳統藥品生產、消費和國際貿易大國,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副局長吳湞在會上表示,中國已建成國家、省、地市三級監測機構。除國家中心外,有近400家地方各級監測機構;不良反應監測信息系統的基層報告用戶達到15萬個,並實現了不良反應病例的實時在線報告。“2013年,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報告病例數超過百萬份,藥品安全性評價能力及風險預警的作用都在逐步提升。”
  談到存在的問題時,吳湞說,中國藥品監測警戒工作起步較晚,基礎比較薄弱,在藥品安全評價和風險管理等方面還面臨諸多挑戰。“通過這次年會,中國能夠學習各國的先進經驗,提升藥品監測和風險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也希望今後各國能繼續加強這一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共同維護好公眾用藥安全,提高全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
  記者瞭解到,20世紀60年代初,“反應停”作為緩解妊娠反應的藥物被廣泛使用,導致大量“海豹畸形嬰兒”出生。為此,世界衛生組織於1968年制訂了國際藥物監測合作試驗計劃並建立了國際藥品監測合作中心。通過收集和交流藥物不良反應報告等加強全球藥品監測警戒工作,確保藥品的安全使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i13ditbj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